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宿松县工商联赴潜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类别:商协会动态 时间:2024/7/1 11:11:18 稿源:本网 发布:ahsssh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近日,在党的生日即将来临之际,县工商联与县统战部联合赴潜山市官庄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日活动。

   在官庄镇,工商联一行人参观了留余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伊始,工商联领导干部及执委们纷纷驻足停留在序厅的“欹器”前,“欹器”是春秋战国时鲁国君王“宥座之器”,相当于现代“座右铭”。该器具镌刻“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字样,意为“谦受益、满招损”,寓意着留余文化中“勿过、勿满、勿贪”的高尚品德。而后随着讲解员的带领,大家来到主题为“鉴古通今养洁然正气,倡廉反腐当时代先锋”的留余堂正厅。展厅的右侧有《爱莲说》全文展板和“石坚丹赤”、“傲雪松筠”两块牌匾,寓意做人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德;要有“松筠”傲雪的坚贞骨气,要有“石坚丹赤”的顽强意志。展厅的左侧是印有“留余精神”的展示牌:“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在这里,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深入了解留余铭的历史渊源和留余堂的来历,真切理会了留余文化中留余家风—在《说文解字》中,“留”,“止”也,“余”,“丰饶”也,“留余”的本义是“止于丰饶处”,其引申义就是凡事都要有度,留有余地,适可而止,尤其在为人处事上要勿过、勿满、勿贪。大家深刻感悟“既司民社,上不负国,下不负民”的家风家训和“勿过、勿满、勿贪”的廉洁精神实质内涵。
   接着参观人员移步来到了摆放着“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展牌的警钟长鸣展厅。展厅的正中央悬挂着一口警钟,警钟的下方投屏了许多金银财宝,只要伸手就会自动感应发出警报声,告诫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启示我们党员干部要砥砺担当之志、坚守勤廉之本。随后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大家来到了留余堂的廉洁讲堂。讲堂墙上展示着14个潜山本地最具有代表性的廉洁故事,如皖伯倡廉、乔公劝廉、杨祠四知、荆公勤政等。而这些故事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唐高祖李渊时期的镇周赠帛的故事。据传,张镇周在调任家乡任都督后,他脱去官服,打扮成平民百姓的模样邀请亲朋故旧欢聚一堂,连续十天与他们尽情宴饮,共享天伦之乐。为了表达他对亲友的感激之情,他还将金银布帛分别赠送给亲戚朋友。在赠送的时刻,张镇周含泪向他们道别:“明天以后,我就是治理百姓的都督了。官府与百姓之间的礼法上下是有区别的,我就不能够再与大家交往了。”从那以后,即使有亲戚朋友触犯法令,他也一概不予以纵容。展厅的14个廉洁故事都展现了清官名士的高尚品格和道德风范,也启示着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要发扬他们廉洁为民精神。而后一行人来到了出口处的家风长廊,长廊的两旁悬挂着官庄代表性家族的12条家训。例如“余氏家训”:既司民社,上不负国,下不负民。意为:身为公职人员,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不辜负国家,对国家忠诚,下不辜负百姓,为人民服务。
   随后,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参观了安庆市廉洁文化教育示范点余大化故居、德馨庄孝义博物馆、官庄镇烈士墓。在余大化故居中大家认真观摩学习展厅内珍贵的图文展板、影像、实物资料等,学习贯彻余大化革命烈士“尊桂花 、笃忠贞”“读古训、端品行”“反对官僚作风”“反对贿选”“为国为民”“节俭朴素”的廉洁精神。最后,全体人员怀着敬畏崇敬之心前往官庄镇烈士墓进行缅怀,在余大化等二十余名革命烈士墓前,全体人员列队肃立,向革命先烈们行三鞠躬礼,并集体默哀一分钟,以最祟高的敬意祭奠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
   活动结束后,县工商联领导提出,要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推动《条例》的学习贯彻过程转化为锤炼党性、纯洁党风、严明党纪的过程;要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坚定自觉;要引导党员干部从反面典型案例中自警自省,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为宿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此次活动的廉洁文化、革命传统和良好家风的熏陶感染,大家深刻领悟了党的纪律建设历程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成果;切实学习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顽强、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成功激励了每名党员干部从前辈的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筑牢忠诚之魂。鼓舞大家砥砺担当之志、坚守勤廉之本,发扬斗争精神,做一个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时代党员和时代新人。
感谢阅读,欢迎再来!
  • 皖ICP备20012952号-2
  • 地址:安徽省宿松县联合路10号(老法院)
  • 电话:(0556)7821045 邮箱:ssgslzc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