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商会会员企业家的法治素养,增强企业合规经营能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10月26日,合肥市宿松商会在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新时代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提升”主题培训活动,邀请中国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安徽省侦查逻辑办案研究会首席专家柴学友作“反腐败与民营企业预防”专题讲座,商会会员中的法律精英作主题分享。培训活动由合肥市宿松商会执行秘书长孟笑廷主持。整场培训干货满满,现场气氛热烈,受到广大会员的欢迎和好评。
法学专家深度解析“反腐败与民营企业预防”
中国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安徽省侦查逻辑办案研究会首席专家柴学友应邀作“反腐败与民营企业预防”专题讲座。
讲座中,柴学友从中国开启法治反腐新时代、当前职务犯罪的形势与特点、民企当下腐败问题现状、民企涉嫌的主要法律风险、民企涉嫌的主要腐败罪名、民企腐败风险预防等六大篇章展开讲述,结合具体案例和详实数据,为民营企业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从查办的情况看,发生在经济往来中的贿赂犯罪最多。进药得回扣、放贷得分成、审批收‘红包’,这似乎已成司空见惯的潜规则。在这些潜规则的驱使下,一些人开始心安理得地受贿敛财。”柴学友说道,如今行贿披上了礼尚往来的面纱。据统计,有60%的贿赂犯罪案件以“红包”、感谢费、过节费等名目出现。
针对民企当下腐败问题现状,柴学友在讲座中用数据说话,用案例发人警醒。他表示,在民营企业家犯罪总数中,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单位行贿罪、行贿罪始终为民营企业家高频罪名。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主要涉嫌三大法律风险,即刑事风险、民事风险、行政风险。”针对企业法律风险的类型、民企涉嫌的主要腐败罪名,柴学友展开了详细阐述和精准分析。针对民企腐败风险预防,柴学友在讲座中提出了一揽子建议,提出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注重对预防腐败的重视和推动、完善企业反腐败监督机制,“要敬畏法律,还要不失商业精神;要自我激励,还要不乏自我约束”。
会员法律精英 分享实用妙招
在主题培训活动的下半场,合肥市宿松商会会员中的法律界大咖陆续登台,围绕新时代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提升,就民营企业常见刑事风险预防与应对策略、民营企业家如何科学设计股权结构以规避风险、巧借公司法54条东风,应对股东提前出资之变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分享。
与谈环节,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於恒强针对此次培训活动主题,给出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建议。
合肥市宿松商会副会长单位、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主任徐权峰在《民营企业常见刑事风险预防与应对策略》中,从理想与现实、识别、评估与防范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为企业家们详解了企业刑事风险应对,并建议民营企业聘请外部法律专家顾问,应对法律风险。
合肥市宿松商会理事、法律维权处副秘书长单位,安徽镜瀚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汪伟就民营企业家如何科学设计股权结构以规避风险,展开了深入解析,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帮助民营企业家了解几种错误的股权比例,并建议了好股权架构的“三性”(隔离性、稳定性、成长性)。
北京隆安(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才军在《巧借公司法54条东风,应对股东提前出资之变》的分享中,就债权人视角,如何应对股东提前出资;股东视角,如何应对股东加速出资等方面,展开了解疑答惑。
合肥市宿松商会监事长唐裕南在总结讲话中,对此次主题培训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合法合规经营,促进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通讯员 孟笑廷 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武鹏 文/摄)
社区融编辑:王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