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实干笃行建新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全省工商联系统机关干部和民营经济人士中引发热烈反响
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连日来,全省工商联系统机关干部和民营经济人士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宿松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周发勤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让我们更有方向、更有干劲、更有激情、更有斗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心丸’。”芜湖市湾沚区湾沚镇商会会长、芜湖海顺航运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德荣表示,学习全会精神后,倍感振奋,更明晰了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指明方向。”黄山国大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维雨表示,作为科技型农业企业,国大生态始终以创新驱动、联农带农、绿色发展等为抓手,践行农业强国使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农业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深受鼓舞,也倍感责任重大。”界首市工商联副主席、界首市佳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仲华表示,作为国家级彩叶苗木示范企业,将科技赋能,深耕彩叶苗木产业,以多元化发展路径助力安徽乡村全面振兴。
凝心聚力谋发展
“芜湖市湾沚区湾沚镇是全国闻名的航空小镇,集聚了140余家通航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新兴产业引领、传统产业筑基’的发展格局。”尹德荣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等要求,为商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让大家坚定了抱团发展的信心。
黄山市江西商会会长朱小平说,商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凝聚赣商力量、服务两地发展”宗旨,见证并参与了两地在产业协作、文化交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让异地商会企业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界首市总商会副会长、安徽省金裕皖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兆法说,近年来,金裕皖酒业先后与安徽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基地。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企业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和专业人才,对白酒酿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让企业的技术攻关更有底气,也让企业更加笃定要把高校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刘维雨表示,国大农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依托黄山生态资源优势,重点攻关“农产品全程溯源”“生态循环农业”等技术,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让科技成为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让企业生态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打造绿色农业标杆更有底气。
实干笃行建新功
周发勤表示,宿松县工商联将坚决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建立与民营企业联系的长效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大力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加强村企对接,促进产业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异地商协会资金、人脉、产业等优势,组织本地企业走出去、外地企业引进来,加强内引外联,积极牵线搭桥。
“践行全会精神,关键在实干。”尹德荣表示,商会将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搭建创新协同平台,聚焦航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组建“产学研用”联盟,助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二是优化服务保障体系,深化“商会联名贷”等金融服务,依托已成立的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完善法律服务与纠纷调解机制,同时联动镇“服务队”当好政企“连心桥”;三是强化产业协同与责任担当,引导会员企业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推动航空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公益捐赠等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朱小平表示,立足黄山与江西地缘相近、产业互补的优势,黄山市江西商会将重点做好三篇“联动文章”:推动智能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文旅康养等领域产业协同,搭建两地企业合作平台;引导会员企业加强科研合作与技术研发,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依托黄山区位优势,联合两地商会拓展市场,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本报记者 张茜)


